创新中心

持续创新,永不止步

慕尼黑工大国际知迪(南京)创新中心坐落于拥有独特区位优势的南京市江宁区,由知迪汽车技术与慕尼黑工大国际联合打造。江宁区是南京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区之一,也是国家东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交通物流枢纽和空港枢纽。区域内高校云集,拥有重要的人才和科研资源。

依托于慕尼黑工大强大的科研体系, 创新中心致力于整合创新资源和,促进中德之间的知识和技术转移,实现理论向实践的转化。知迪汽车技术将与慕尼黑工大联手,围绕自动驾驶、智能交通系统、智慧城市技术、新材料、智能设备和新物流等主题,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科技实验室与创新生态系统。

工作重点

    • 科研合作
    • 科研是创新发展的原动力。慕尼黑工大国际知迪(南京)创新中心依托慕工大创新基础和创新转化能力,建立高学术水平的科研团队及硬件平台,推动具有应用前景的科研项目选择、引进及落地。

      作为具有科技特色的创新平台,创新中心关注拥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同时把国际创新资源和国内市场需求有效对接,推动提高影响力及研发实力,加速建设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产业体系。

    • 企业孵化
    • 企业孵化是科学研究向竞争性应用延伸的必经阶段,是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重要形式,是产业技术创新和发展的主要载体,也是慕尼黑工大国际知迪(南京)创新中心的核心工作之一。

      创新中心将围绕科技创新创业团队发展要求,协同汽车、人工智能、通信等跨领域技术,聚集国际化的理念、科技、人才等核心资源,创新产业培育与孵化模式,建设“产学研融合的科技创新培育体系”。

    • 知识产权管理
    •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慕尼黑工大国际知迪(南京)创新中心聚集科技人才、推动科技创新、服务成果转化,在创造知识产权的同时,也积极发挥产业集聚和协同共生的平台和生态优势,推动行业知识产权保护。

      创新中心将通过优势科研资源集聚、科学运行机制保障等手段,加强产业关键领域知识产权运营,推动知识产权注册、转让以及通过联系合作等形式促进企业投资。

研究方向

    • 大数据及人工智能
    • 大数据是以容量大、类型多、存取速度快、应用价值高为主要特征的数据集合,正快速发展为对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关联分析,从中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服务业态。与大数据无法分割的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是研究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某些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的学科,近年来人工智能中的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方法获得重大突破,在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图像与视频分析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功。

      慕尼黑工大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技术与资源优势突出,为创新中心前期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中心将聚焦大数据的全局价值链,从大数据的采集、存储、链接以及创新应用各个层面开展业务。

    • 网络安全
    • 网络安全已是国家、安全和个人绕不开的重要命题,无论是传统的IT网络、物联网还是自动驾驶系统, 网络安全已经成为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技术。创新中心将以解决关键基础设施过程控制系统目前及未来面临的挑战为目标,缓解网络威胁,培训新一代网络安全领域的人才。

    • 卫星地图和地理数据技术
    • 卫星地图和地理信息技术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科学方式之一。它收集、分析、处理大量带有位置属性的数据,实现科学规划和管理。人们甚至可以借助数据,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搭建出一个与现实世界一一相对应的数字世界。创新中心将围绕地理信息产业发展需求,促进经济与科技的紧密结合,加速地理信息产业科技成果的商业化运用。同时,还将面向产业市场的技术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国内外科技交流与合作,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 自动驾驶与V2X
    • 以V2X技术为基础的汽车网联化和道路智能化是实现自动驾驶的重要支撑。创新中心将推进以V2X技术为基础的汽车网联化和道路智能化研究,促进车与车、车与路测基础设施、车与路人之间的无线通信,全面助力自动驾驶发展。

    • 仿真技术
    • 虚拟仿真技术是以基本原理、信息技术、系统技术及其应用领域中有关专业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和各种物理效应设备为工具,利用系统模型对实际的或设想的系统进行试验研究的一门综合性技术,综合集成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图形图像技术、多媒体技术、软件工程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多个高新技术领域的知识。虚拟仿真技术具有高度精确、实时性和可扩展性的特点, 已经在包括航空、电力、自动化及汽车等领域广泛应用。

    • 新材料
    •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大背景下,新材料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材料和新物质结构不断涌现,全球新材料产业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对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新材料产业向低碳化、精细化、节约化方向发展。

      以汽车行业为例,在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绿色化等趋势将对相应的新材料市场带来深远影响。

      电动化:以电化学电池及氢能燃料电池作为动力来源将取代内燃机及化石燃料动力体系

      智能化:在车联网自动驾驶的大趋势下,新型半导体材料、磁芯材料、敏感材料 (传感器)、氮化镓与覆铜板 (5G通信)、石英 (光纤光缆)、超导材料 (计算机) 等研发显得研发已成为趋势。

      轻量化:轻量化能为汽车带来更好的性能、安全和舒适性,汽车行业已经成为改性塑料需求增速最快的领域,更多的航空航天材料将在汽车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绿色化:在汽车全生命周期中,降低能耗与环境破坏、杜绝健康影响、提高产品回收利用水平,将促进更多新型环保的材料将投入到汽车的生产之中

      创新中心将围绕核心装备、精密仪器设备以及关键部件、产品等,突破一批新材料制备与加工技术,加强对新工艺、新材料的研究和探索,促进其在汽车等各行业的应用。我们致力于在物流和包装领域等以可持续的方式升级传统产业,将传统产业升级为低排放、轻质、精致和经济的产业, 加快新材料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 智能交通系统与智慧城市技术
    • 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以数字城市网络化与地理空间数字化技术应用为基础。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快速迭代,以及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催生了数量众多的商业应用和创新,以“智慧交通”“智慧安防”“智慧社区”为代表的智慧城市建设正在逐步进入落地应用阶段。

      创新中心将充分发挥慕尼黑工大在智慧城市和智慧交通规划建设的丰富经验,为各级政府规划建设出力,推动中德协同效应。

    • 新物流
    • 现代物流体系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紧密地联系着生产者与消费者。随着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物流也逐步完善和进步,无论是仓储、运输还是配送各环节都融入了前沿的技术,提高了物流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创新中心将通过对物流新技术应用性研究,综合各跨学科研究成果,促进自动驾驶装卸、运输、无人收货与仓储等物流新技术的落地,为智慧化的新物流架构提供技术的支撑